傳統能源監測體系存在諸多痛點,嚴重制約了能源行業的智能化進程。4G/5G 通信方案的出現,為重構智慧能源監測新范式帶來了曙光。
行業痛點
傳統能源監測面臨著諸多挑戰。數據傳輸延遲問題尤為突出,數據傳輸延遲常大于 30 秒,這使得能源生產過程中的實時信息無法及時反饋,如風電 / 光伏場站一旦出現故障,故障響應時間超 2 小時,極大地影響了能源生產效率。此外,基站覆蓋存在盲區,部分偏遠地區的能源設施難以實現有效監測。同時,隨著能源設施的不斷增多,海量終端管理難度巨大,傳統監測方式難以應對。
方案架構
為解決上述問題,全新的方案架構應運而生。工業網關在其中發揮著核心作用,它支持 5G SA 切片技術,能夠實現 10ms 級別的超低時延,確保數據的快速傳輸。內置的 FIFISIM 物聯卡提供 APN 專網服務,為百萬級終端并發接入提供了穩定的保障,極大地提升了系統的容納能力和穩定性。
技術突破
雙模冗余通信:采用 4G Cat.1 與 5G NR 雙鏈路自動切換技術,通信可用率高達 99.99%。在信號不穩定或 5G 網絡覆蓋不佳的區域,4G Cat.1 可自動接管通信,保障數據傳輸不間斷,為能源監測的連續性提供了堅實后盾。
邊緣計算能力:網關內置 AI 芯片,具備強大的邊緣計算能力。能夠對能耗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實現能耗異常實時預警。同時,通過數據預處理,可降低云端負載達 40%,有效減輕了云端計算壓力,提高了系統整體運行效率。
應用場景
輸變電設備:在重慶某特高壓站部署該方案后,取得了顯著成效。絕緣子污閃預警準確率從原來的較低水平提升至 92%,大大降低了因絕緣子污閃導致的停電事故風險,保障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油田井群:新疆克拉瑪依項目應用該方案后,抽油機啟停指令下發時間縮短至<50ms,實現了精準控制。同時,年節省人工巡檢成本 300 萬 +,大幅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油田生產的智能化水平。
客戶案例
某省級電網公司通過部署 4G/5G 通信方案,配電自動化終端在線率從 87% 大幅提升至 99.3%,極大地提高了電網運行的可靠性。線損分析時效性提升 8 倍,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線損問題,為電網公司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