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 09:26 智能通信定位圈
蜂窩通信技術作為現代通信的基石,在物聯網連接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目前,蜂窩通信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格局,但通信技術的演進從未停止,如5G RedCap的每一項新技術的誕生都可能重新定義市場格局,這正是蜂窩通信產業的魅力所在。
為了更直觀地展示蜂窩物聯網的發展趨勢,在今日重磅發布的《2025廣域物聯——中國蜂窩&衛星物聯產業研究白皮書》中,通過圖表詳細分析了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按技術類型的出貨量及占比。這些數據不僅反映了當前市場的現狀,也可為未來的技術演進和市場需求提供參考。
表: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出貨量按網絡制式分布情況(單位:萬片)
來源:AIoT星圖研究院
表: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出貨量按網絡制式分布占比
來源:AIoT星圖研究院
圖表說明:
2024年,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出貨總量約為5.4億片,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值將增長至接近9億片。
2024年,4G(包括Cat.1、Cat.4及其他4G技術)蜂窩物聯網模組的出貨量占比預計為72%,而5G(包括RedCap、eRedCap)的出貨量占比約為7%。到2030年,4G制式的蜂窩物聯網模組出貨量占比將下降至54%,而5G制式的出貨量占比將提升至41%。可見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5G替代4G的趨勢將持續存在,但這一過程將是緩慢且漸進的。
我們認為,Cat.1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全球蜂窩物聯網技術中的主流選擇(2024年Cat.1模組出貨量約為2.5億片,預計到2030年Cat.1模組出貨量將達到4億片),主要原因在于其性能穩定、可靠性高、網絡覆蓋廣泛、成本極低,并且適用于大多數物聯網應用場景。
當前,Cat.1行業最顯著的增長點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預計在2026年,搭載Cat.1模組的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將迎來大規模放量,該行業每年的換新需求為5000萬輛;2)海外市場3G退網及Cat.4向Cat.1切換的趨勢日益明顯,海外對Cat.1產品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除此以外,Cat.1在端側AI領域(如AI玩具)也有較大的應用空間與規模增長潛力。若后續市場反饋積極,AI玩具未來有望為Cat.1模組帶來每年數千萬級別的增量需求。同樣的增量需求也將同步反饋給Cat.4模組,以此區分AI玩具中高端定位。
5G增強移動寬帶應用目前仍處于產業初期,預計2024年全球出貨量為4000萬,主要應用領域集中在CPE、車載設備以及PC/平板電腦,其中CPE占據了約一半的出貨量。我們對未來5G出貨量的增長持樂觀態度,認為這符合產業升級換代的大趨勢。
未來,如果5G RedCap能夠實現廣泛的網絡覆蓋、穩定性能以及價格下探(接近Cat.4水平),可能會對4G Cat.4的出貨規模產生一定影響。
5G eRedCap是5G領域對標Cat.1的技術,但由于目前仍處于標準制定階段,預計到2026年或2027年才能看到商業成果。除了在價格上盡量接近Cat.1外,我們還期待5G eRedCap能夠開拓更多需要5G性能的創新應用場景。
NB-IoT產品目前主要出貨給國內市場,應用于智能水表、智能燃氣表等領域。然而,考慮到NB-IoT網絡無法大幅擴大設備量,這對運營商來說可能成為一項經濟負擔(盡管仍具有社會效益)。由于運營商的決策存在不確定性,未來對NB-IoT的發展預測可能存在偏差。
更豐富的產業數據及玩家信息,盡在《2025廣域物聯——中國蜂窩&衛星物聯產業研究白皮書》,完整報告全文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