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09:25 智能通信定位圈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聯網技術正在推動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向智能化、數字化發展,傳統農業將正式步入一個全新的智能化時代。
而北斗導航系統則為這一變革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自2020年北斗三號完成最后一顆組網衛星的發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始全面應用于各個領域,正式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01 移遠農機智控方案
移遠通信作為全球領先的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自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為農業智能化轉型注入活力,推出的遠征系列北斗導航農機自動駕駛系統可謂是物聯網技術與北斗導航系統深度融合的典范,該系統集成了北斗高精度定位、衛星-慣導組合導航、4G通信、自動控制和物聯網平臺等先進技術,瞄準智慧農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通過北斗導航農機自動駕駛系統+智慧農業物聯網平臺+FBS100GN基準站系統,覆蓋農業生產的“耕、種、管、收”全流程,為智慧農業提供了全面的解決方案。
高精度定位
北斗高精度定位:在農機自動駕駛系統中,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能夠確保農機在復雜環境下的精準位置信息,為自動駕駛提供可靠的導航基礎。
衛星-慣導組合導航:慣性導航技術能夠在衛星信號遮擋或丟失的情況下,依靠農機自身的慣性傳感器(如加速度計、陀螺儀等)進行短時間的自主導航,確保定位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此組合的導航方式大大提高了定位的可靠性和精度。
高精度RTK、PPP算法:RTK技術,通過地面基準站與農機上的移動站之間的差分信號,實現農機厘米級的定位精度。同時,PPP算法還將利用單個接收機的觀測數據和精密的衛星軌道信息,進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其他應用
高精度傳感器:傳感器能實現對農田環境的精確監測和對農機的精準控制,包括實時監測土壤濕度、溫度、養分狀況等關鍵信息,并將數據傳輸到系統中進行處理。還能根據傳感器數據及時調整農機的作業參數,實現精準作業。
智慧模組:集成了北斗導航、無線通信和數據處理等功能,能夠實時接收北斗衛星信號,解算出農機的精確位置信息,并通過無線通信模塊將數據傳輸到云端或本地服務器進行處理和分析。
基準站系統:在無網絡的情況下,通過電臺傳輸提供高質量的差分改正數服務,實現農機的自動駕駛功能,并能夠按照指定的預設作業路線和參數路線自動行駛并完成作業任務。
02 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
如今,北斗導航已廣泛在交通運輸、農業、公安、廣電、移動通信、能源等諸多個行業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現代農業領域,北斗導航技術的應用更是為農業智能化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農業農村部關于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今后推進智慧農業的重要任務,要求全方位提升智慧農業應用水平,全方位向智能化、數字化健康發展。
對于《指導意見》的出臺有以下內部與外部幾個考慮:
其一,社會效益。傳統農業需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連續多年中央一號文件對發展智慧農業作出重要部署。
其二,經濟效益。農業現代化以智能化來實現精準化,需全面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改善目前農業生產效率僅為非農產業效率的1/4的局面。移遠北斗導航農機自動駕駛系統實現了農業作業的精準化與智能化,有力推動農業增產增效。
其三,國際效益。新一輪的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農業科技革命各國正在火熱進行中,敦促著我國智慧農業的建設進程加快。
03 結語
智慧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發展方向,高精度定位技術為智慧農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特別是與北斗導航系統的深度融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以其獨特的優勢,為智慧農業的發展助力。隨著農機的數字化改造、作物的精準作業、全產業鏈數字化作業以及 “互聯網 + 農機作業”、大數據應用等應用的不斷涌現,未來,將以構建智慧農業基本體系、檢測制度為重點,實現農業全方位、全鏈條數字化改造為目標,力求2030年農業生產信息化率達到35%左右,2035年農業生產信息化率達到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