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15時,國家重大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車,粵港澳大灣區跨江跨海交通網絡再添“關鍵一橫”。
黃茅海跨海通道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00公里。項目起于珠海市平沙鎮,終于江門市臺山市斗山鎮,全長約31公里。其中,跨海段長度約14公里,設置高欄港大橋、黃茅海大橋兩座主橋。項目由廣東交通集團建設管理,保利長大、中交路建、中鐵大橋局等30多家單位共同參與,累計有近萬名建設者投入到工程建設中。其中不乏有通信行業從業者的身影,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主要在哪些方面參與并付出了呢?無人機巡邏、橋體安全監測和事故應急報警等都應該是采用了4G/5G通信模塊+物聯網卡的4G/5G解決方案,從而實現對橋梁狀態的全面監控和快速響應。
無人機憑借其靈活性和高效性,在橋梁巡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黃茅海大橋采用配備4G/5G通信模塊+物聯網卡的無人機進行日常巡檢。這些無人機通過4G/5G網絡實時傳輸高清視頻和圖像數據,使監控中心能夠遠程監控橋梁的每一個細節。一旦發現異常,無人機可以立即通過5G網絡的高速傳輸能力,將精確的位置信息和現場圖像發送至管理人員,實現快速響應和處理。
黃茅海大橋的橋體安全監測系統同樣依賴于4G/5G通信系統。通過在橋梁關鍵部位安裝傳感器,實時監測橋梁的振動、位移、應力等參數,確保橋梁結構的安全穩定。這些傳感器通過4G/5G通信模塊(如網關、DTU),將監測數據實時傳輸至監控中心,一旦數據異常,系統將立即觸發預警機制,通知管理人員進行核查和處理。
物聯網卡在這里也發揮了關鍵作用。通過物聯網卡,傳感器可以穩定、可靠地接入網絡,實現數據的實時傳輸和遠程管理。同時,物聯網卡的低功耗特性也延長了傳感器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維護成本。
在應對突發事件時,4G/5G通信系統更是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黃茅海大橋的智能應急報警系統,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或異常情況,系統可以立即通過4G/5G通信模塊及物聯網卡將報警信息發送至監控中心和相關部門,實現快速響應和救援。即使在極端天氣或網絡擁堵的情況下,該通信系統也能確保報警信息的及時傳輸,為救援行動贏得寶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