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23:02 券商中國
11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門印發《5G規模化應用“揚帆”行動升級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構建形成“能力普適、應用普及、賦能普惠”的發展格局,全面實現5G規模化應用。
——5G規模賦能成效凸顯。5G個人用戶普及率超85%,5G網絡接入流量占比超75%,5G新消費新體驗不斷豐富。面向工廠、醫院、景區等重點行業領域打造一批5G應用領航者。5G物聯網終端連接數超1億,大中型工業企業5G應用滲透率達45%。
——5G產業供給不斷豐富。5G-A國際標準參與度持續深化。5G融合應用產業體系不斷健全,5G與數字技術融合持續深入,芯片模組、行業終端、虛擬專網、共性能力平臺等關鍵環節供給能力升級,打造形成超1000款創新行業終端模組產品。
——5G網絡能力顯著增強。5G覆蓋廣度深度不斷拓展,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38個,5G網絡駐留比超85%。按需推進5G網絡向5G-A升級演進,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實現5G-A超寬帶特性規模覆蓋。建成7萬個5G行業虛擬專網,帶動5000個邊緣計算節點建設,構筑“通感算智”深度融合的新型數字底座。
——5G應用生態加速繁榮。推動建設一批5G應用規模發展城市,培育200家5G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打造50個特色鮮明的5G應用創新載體。面向重點領域鍛造5項以上5G應用安全標桿,構建與5G發展相適應的安全保障體系。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指出,《方案》將加強政策對5G規模化應用的支持和引導,推動各地各部門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發展環境,為5G技術的廣泛應用提供有力保障。同時,《方案》將激發市場活力和創新動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5G技術與各行業深度融合,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培訓新終端、豐富新體驗,5G帶動新型消費擴大升級
《方案》明確,推動5G在多方位深度賦能。推動基于5G的智能機器人、智能移動終端、云設備等研發應用,鼓勵融合5G的XR業務系統、裸眼3D、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產品創新發展。推動“5G上車”,鼓勵汽車前裝5G通信模塊,助力智能網聯汽車智駕、智艙提質升級。
豐富新體驗。加速5G新通話、裸眼3D、云手機、5G消息等應用創新,實現5G新通話用戶規模突破1億。推動5G與AI深度融合,提升互動視頻等新型交互體驗。鼓勵基礎電信企業面向公眾不同需求提供差異化服務,終端企業加快推進手機支持超高清視頻顯示及拍攝,促進5G超高清視頻及直播在娛樂、賽事、電商等領域規模發展。
支持互聯網企業、基礎電信企業和終端企業聯合建設5G新型應用創新工場和體驗中心,開展AI大模型、面向公眾應用的網絡切片等新技術試點。強化低成本、適老化5G智能手機供給能力,提升5G普惠服務能力。
“5G+”賦能生產經營提質升級
在發揮5G賦能生產經營提質升級效能方面,《方案》從5G+工業互聯網、智慧電力、智慧交通等7方面做出部署。
具體來看,打造“5G+工業互聯網”升級版,加速5G+工業互聯網重點產品研發推廣,加快新型工業網絡建設。推進5G專用網絡建設,探索5G毫米波在制造、采礦、鐵路、國防工業等領域創新應用。
5G+智慧交通領域,推進5G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等應用場景規模部署,深化基于5G的編隊行駛、遠程駕駛等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場景。加快5G技術與AGV、RGV等物流終端融合,探索低空航空器交通運輸等5G創新應用服務場景。推動5G在港機遠程控制、自動導引運輸、集卡自動駕駛等場景中形成標準化解決方案,加速5G海港解決方案向河港、內陸場站、空港等場景復制推廣。
5G+智慧電力上,加速5G智能巡檢、分布式能源管理等場景規模推廣。5G+智能礦山領域,加快5G遠程掘進、遠程綜采、無人礦卡等場景規模推廣,推動5G與礦山行業系統融合。5G+智能油氣方面,推動智能無人巡檢、環境信息采集等5G應用推廣。
5G+智慧農業方面,提升基于5G的農業傳感器、控制器、機器人、無人機等智能化裝備研發生產水平。5G+智慧海洋上,加速5G在海洋漁業、智能船舶、海上交通、海上執法、海上能源、海洋生態環境、海上救助打撈等領域創新應用。深化5G與無人艇、海洋監測浮標、鉆井平臺等海洋設備融合應用。
“5G+”助力公共服務普惠升級
在5G+智慧文旅方面,《方案》提出,推進5G與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融合,探索新型內容生產、傳播和體驗方式,加快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文博等行業數字化轉型,打造沉浸式文旅體驗新場景。加強5G應用、內容生成和裝備升級協同創新,完善XR、虛擬交互、智能文化裝備等產業鏈,提升文化裝備智能化水平和產業化能力。
同時,持續開展5G+智慧旅游應用試點,培育一批5G景區。打造5G+數字文博標桿項目。增強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等演出現場5G通信服務能力。
根據《方案》,面向法律服務、社會保障、社區服務、外網移動辦公等需求,加快5G巡回法庭、線上審批、獨居老人看護、遠程視頻會議等應用推廣,探索開發5G政務智能終端。
在數字教育方面,加強5G與室外實踐教學科研、虛擬仿真實驗實訓、校園體育體測等重點場景深度融合應用,加速5G在在線教學、教育綜合評價、校園管理等環節應用。
5G+社會治理上,加大5G監測預警終端、智能防護裝備、無人化救援裝備等安全應急裝備的研發創新和推廣應用。
《方案》還提出,推廣急診救治、遠程診斷、公共衛生防控等5G應用場景,培育5G智慧健康養老、醫藥制造、醫療器械制造、遠程手術等應用場景。
5G+廣電視聽領域,加快超高清、沉浸式等高新視聽內容智能生產、云上制播、快捷分發、大小屏聯動以及車載音視頻、應急廣播等場景5G規模應用,支持視頻平臺加大高清視頻和4K/8K超高清視頻內容供給。
構筑全鏈條發展支撐
在升級5G核心產業基礎能力方面,《方案》提出,構建5G-A產業鏈,持續推進上下行超寬帶、通感一體、無源物聯、高精度低功耗定位、網絡智能等關鍵技術研發試驗,加快推進基站、核心網、終端、芯片和儀器儀表等設備研發及產業化。加快5G毫米波端到端產業鏈成熟,打造適配多類場景的終端創新生態。
加強5G融合應用技術研發,深化5G+AI賦能行業智能化變革,加快5G+北斗在定位、授時等領域的技術能力提升及應用推廣,推進5G與邊緣計算、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深度融合。
加速5G與行業融合產品落地,著力提升芯片/模組、融合終端/裝備、行業虛擬專網、解決方案等關鍵環節低成本高質量供給能力,指導開展“5G Inside”(5G內置)等產業供需對接活動,研發推廣基于5G技術的“小快輕準”數字化技術產品,持續豐富5G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打造5G應用關鍵共性能力平臺,推進5G與行業內網、設備等融合改造及更新。